《知否》中的沈皇后脱簪请罪,堪称全剧最精彩的片段之一。这位一国之母为了平息娘家的风波,竟向臣子低头认错,将姿态放到最低。这一举动不仅让张家无法继续追究,也堵住了那些想借题发挥、攻击皇室之人的嘴。随后象征性的小惩大戒,既给了各方台阶下,又保住了沈家地位,最终只有小邹氏和邹家成了牺牲品。
单看电视剧,观众可能会觉得沈皇后端庄贤淑、深明大义,是母仪天下的典范。但读过原著就会明白,这位皇后实则是个精于算计的利己主义者,最擅长的就是趋利避害。她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来保全自己,先后让张桂芬和亲生女儿成为她权谋下的牺牲品。
【张桂芬的悲剧人生】
展开剩余72%作为英国公的掌上明珠,张桂芬本有一桩人人称羡的姻缘。父母为她挑选了忠敬侯府的二公子,两人门当户对,堪称天作之合。郑家虽然规矩严苛,但家风正派,张桂芬若嫁过去定能幸福美满。
然而新帝登基改变了一切。为了巩固皇权,皇帝需要拉拢重臣,而联姻是最直接的手段。其实沈从兴本可以妥善处理:要么真心实意迎娶张桂芬,好好待她;要么坚持娶小邹氏,全了对邹家的情义。但他偏偏贪心不足,既要权势又要名声,结果让张桂芬做了正室,又纳小邹氏为妾。
更荒唐的是沈皇后的两个决定:先是破例给毫无功绩的小邹氏封诰命,让一个妾室有了与正室抗衡的资本;接着竟让自己的妹妹顶替张桂芬,嫁给了原本属于她的未婚夫。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让张桂芬在沈家备受欺凌,还差点引发朝堂动荡。
【皇后的双标嘴脸】
沈皇后抬举小邹氏,表面是为报恩,实则是因吃亏的不是自家人。当小邹氏触犯到自身利益时,她的态度立刻转变。
小邹氏把沈家嫡长子教得是非不分,导致没有好人家愿将女儿许配。最后只能尚公主。可婚后这位驸马仍要求公主以妾为母,家宅不宁。当公主回宫诉苦时,沈皇后立即变脸,严惩小邹氏,还纵容儿子将邹家女子许配给不堪之人。最终小邹氏被囚家庙,直到晚年才得善终。
正如王小波所言,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。但若以损害他人为代价,终将众叛亲离。沈皇后的所作所为,正是这句话的最佳注解。
您如何看待沈皇后这个角色?欢迎分享见解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